19400114<高雄新報>
這裡整理了 Lâu Thian-hù 的書寫,整理的資料,主要是岡山的議題,還有些舊文章因為看到新資料而作的更新。有些資料是轉貼,不全是小弟個人的書寫,要引用最好先知會小弟以免出現問題
2022-10-28
1940年的岡山道路
2022-09-27
蔣江直(1906-1978)
(依蔣瑞山整理資料,蔣江直《自傳》為上呈中國國民黨黨部之資料)
蔣江直,生於1906年1月21日,卒於1978年6月27日,享年73歲。
蔣江直祖籍福建省龍溪,祖先自「石碼」(今中國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區)渡海來台居住,來台後在今高雄縣梓官鄉大舍甲務農為業。
父親「蔣定」年青時移居岡山鎮業商,但在年富力壯時期離世。父親過世時,家中僅有母親和三位子嗣,蔣江直當時還在母親腹中6個月大,於是搬回梓官大舍甲與外祖父共居,慶得一家免生困難,母親於63歲過世。
蔣江直9歲入學岡山公學校,14歲畢業,因環境關係,未升學在家自修。1926年東渡日本東京,就讀目白中學校,畢業後進入東京都八王子市「中央大學」法學部就讀,於1937年畢業,
蔣江直在日本求學其間認識來自高雄市的留學生潘秀貞小姐,回台後結為夫妻,育有三男四女。為教養諸子女之生活教育費用計,潘秀貞在岡山第二市場(即文賢市場),經營百貨商店。
蔣江直自1939年四月擔任高雄州岡山街役場書記,1944年六月改調財政課長,於同年七月更調為助役,1944年八月升任街長,1946年擔任岡山鎮長,共計5年,1951年六月擔任高雄縣政府建設局長。
2022-08-12
楊縛、楊綑、楊澄海
19510308中央日報 |
楊縛,(1888.10.03-1951.2.28)
本籍:高雄州岡山郡岡山街後協
1910年四月於台北醫學校(今台大醫學院)畢業,然後在台南醫院任職,1911年三月起在他新建的「益謙醫院」開業,醫院位於今維仁路。
1916年阿公店興產公司常務理事,1918-1920臺南廳公醫,1919年檢疫委員,1920-1921年岡山庄協議會員,1921年岡山信用組合長,1921-1945高雄州公醫,1927-1940高雄州州協議會員,1929-1936年岡山庄庄長,1936-1938岡山郡役所岡山街街長,1940年高雄州州會議員。
頭銜有:岡山郡醫師會長、阿公店興產公司代表者、岡山公學校校醫、岡山民風作興會長、岡山街防衛團團長、大社公學校醫務囑託、岡山青年會會長、岡山興產公司常務理事、高雄州公醫、梓官公學校彌陀公學校及尋常小學校醫務囑託。
戰後1951年當選高雄縣議會第一屆議員,但競選議長不成,不久後過世。
楊綑1924大正13年,擔任高雄州知事官房調停課雇員。
楊澄海
楊澄海院長和楊縛醫師,是親兄弟。楊縛排行第一,而楊澄海排行第三。
娶臺南新化街名醫梁道長女梁金蓮(東京女子醫專畢)。
畢業於日本愛知縣立醫學專門學校。
1932-1933,高雄市立高雄醫院囑託。
1934年前往滿洲,到撫順的天生醫院(丈人梁道弟弟梁宰開設)擔任醫師,1937年登記為滿洲國醫師,1938年在鞍山開「天生醫院」,楊澄海為兒科、妻為耳鼻喉科。戰後回臺,楊澄海歷任臺南醫院主任醫師、高雄鐵路醫院院長、高雄縣立岡山醫院院長;妻在高雄開天生醫院。
1952年5月至1954年4月,擔任高雄縣立岡山醫院第一任院長。
1954年4月接任高雄縣立鳳山醫院院長。
1957年擔任第三任高雄縣政府衛生局局長。
1958.12-1969.4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第五任院長。
-
籃籗會 Nâ-á-khah-hoè 名稱的由來 籃籗會,台語唸作 Nâ-á-khah-hoè ,標準的漢字應寫成「籃仔籗會」。 籃,是指籃子,是「有提梁的盛物器,用籐或竹編而成」; 籗,《爾雅》釋器「籗謂之罩」,《詩經》「編細竹以為罩捕魚也」,是「籱的省字...
-
日治初期開始以現代史學方法整理大岡山地區歷史,就出現 「 竿蓁林與阿公店是同一地點的不同時期地名 」的論述,長期以來衍生出各種「文史典故」。本文整理史料脈絡後發現,兩者其實位於不同地點,「 竿蓁林塘 」 與 「 阿公店街 」的記載同時首度出現 於 1719 年的《鳳山縣志...
-
在台灣的非客家系統的義民廟(祠),有一部份是附設於地方大廟之中。 內門紫竹寺的義民祠即為一例。 詳細資料請看此網頁。 http://www.nmzizhusi.org.tw/?act=menuinfo&ml_id=20181106004 此義民廟是為紀念祭拜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