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整理了 Lâu Thian-hù 的書寫,整理的資料,主要是岡山的議題,還有些舊文章因為看到新資料而作的更新。有些資料是轉貼,不全是小弟個人的書寫,要引用最好先知會小弟以免出現問題
2023-02-17
吳水燈生平略歷
2023-02-12
台灣是多語國家當然要用可拼寫各種語言的羅馬字作拼音符號
《台灣是多語國家當然要用可拼寫各種語言的羅馬字作拼音符號》台灣不是像韓國或日本單一語言的國家,故使用諺文與假名文字,全國人就都會唸。
中華民國初年創造的「注音字母」,是近代化初期中國知識份子主要留學地點為日本,這些人模仿日韓語文系統,創造自己的拼寫文字系統,計畫取代麻煩的漢字。但後來決定繼續用漢字,就把字母降格為符號。
中國遲至1930年代才開始調查國家語言,這些留學歐美的知識份子,知道了羅馬字比日韓文字更方便,可拼寫各種語言,加上發現各地漢字發音不同,旋即創造用羅馬字的「注音二式」,準備取代只能拼寫華語的注音一式。當時如果無戰爭,中國語文就會走向「漢字書寫羅馬字拼音」。
但那批愛用注音符號的人大多跑到台灣,會日文的台灣人又以為全世界各國都要創用自己的拼音符號,就不質疑的用注音。在1960年代本來有機會改用羅馬字拼音,卻由於中共先用羅馬字拼音,為了反對而反對,台灣就繼續用(日本假名文字的小弟)注音符號了。
理解台灣語文時空的人都知道,台灣是多語國家,所有本土語言都用羅馬字拼音或書寫,只有華語還在用「只能拼寫華語的注音符號」,那是時代的錯誤。
<日據時期台灣漢族祖籍
陳漢光
《臺灣移民史略>.收錄於林熊祥編,《臺灣文化論集)
47-74。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1960
<臺灣板輪牛車之今昔>,《臺灣文獻》,11.4:14-32
1961a
(鄭式復臺與其開墾〉,《臺灣文獻》,12.1:39-54。
1961b
《臺南縣六重溪之五太祖崇拜〉,《臺灣文獻,12.4:146-155
1963
(高雄縣匏仔寮平埔族家族構成〉,《臺灣獻》,14.3:129-133
1968
<臺灣南北路各營職官表>,《臺灣文獻》,19.4:106-144
1972<日據時期台灣漢族祖籍調查〉,台灣文獻》23.1:85-104
陳漢光、賴永祥(編)
1957
《臺北古輿圖記》.台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陳璸
1961
《陳清端公文選》。臺灣文獻叢刊11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
陳漢光
轉貼 灣生後代來台尋根 感受人情溫暖「這裡才是故鄉」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5182370 2025/09/18 13:37 記者蘇福男/高雄報導 小川真壽美家族珍藏的當年日本戰敗被遣送返日的「臺灣省回國日僑證明書」。(記者蘇福男攝) 小川真壽美家族珍藏的當年...
-
日治初期開始以現代史學方法整理大岡山地區歷史,就出現 「 竿蓁林與阿公店是同一地點的不同時期地名 」的論述,長期以來衍生出各種「文史典故」。本文整理史料脈絡後發現,兩者其實位於不同地點,「 竿蓁林塘 」 與 「 阿公店街 」的記載同時首度出現 於 1719 年的《鳳山縣志...
-
1891 於今日岡山區平和路100號,當時的「三合成商行」閣樓,成立奉武聖關公之在家修行民間佛(齋)教「聖帝堂」 1904 成立獨立鸞堂。 1925 日僧 東海宜誠 來臺弘揚佛法,於岡山216番地搭茅草屋供臺灣的日本本島人禮佛。 1930 於現址成立佛堂「警悟堂」設「堂主」。 東...
-
岡山建仁醫院,日治時期三間<三層樓仔>之一(另二間是太原醫院與建安醫院)。由高昌醫師開立醫院。醫院老相片由我國中老師高俊民(高昌醫師之子)提供。日文說醫院是很明顯的「西洋式建築」,應該是「現代主義」建築的意思,線條真的很單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