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1

高雄市永安區的「烏樹林鹽田」

 在二次大戰日治時期所開闢的鹽田,由臺灣製鹽總廠所設的六大鹽場之一,又稱「烏樹林鹽場」,其內包括了位於高雄市永安區的「烏樹林鹽田」皆為引港內海的海水曬鹽。

「烏樹林鹽場」,開闢於1908年 (民國前四年,日治時期),在烏樹林地區,專賣局在烏樹林鹽田開發後,在此設立了「烏樹林出張所」全盛時期鹽灘和岡山火車站間還有輕便的運送軌道,銜接全省鹽的供銷系統。








日僧東海宜誠與高雄

即岡山警悟禪寺的東海法師

東海宜誠(1892〜1989)係日本愛知縣葉栗郡人,俗名土井喜一,6歲出家為日本臨濟宗妙心寺派僧侶,號海巖。1915年渡海來台佈教並學習台語,1923年獲官方核准籌建高雄市鼓山龍泉寺(前身為湧泉寺),1926年龍泉寺落成,東海宜誠任住持,後又兼任鼓山元亨寺、台南大仙寺及屏東東山禪寺等住持。他精通台語,與高雄各階層人士廣結善緣,1927年主導成立佛教慈濟團並擔任委員長,向富商林迦、胡知頭、蔡真、黃慶雲、蔡生等人勸募,1929年於鹽埕町成立佛教慈愛院(位於建國四路與壽星街口),禮聘名醫對於貧病民眾免費診治施藥。日治時期東海宜誠於南台灣佛教界頗具影響力,戰後引揚歸鄉仍常來台交流。
早年東海宜誠來台與老友林迦(左,1888〜1972,曾任高砂信用組合理事、中洲漁業者購買生產組合理事,經營林迦物產株式會社等,戰後出任高雄市首屆鹽埕區長)及王玉雲(右,1925〜2009,曾任高雄市議會議長、高雄市市長)敘舊,相談甚歡。
註:照片購自跳蚤市場,攝影者:蔡景軾(曾任高雄市議會主任秘書、高雄市政府參事)。



1909/8/10台灣南部大暴雨

1909/8/10台灣南部大暴雨,總督府向當時內閣報告,內容指出,阿公店支廳(約合今大岡山11區)淹水246戶最嚴重。





岡山空軍醫院沿革

可惜沒提到「位置」的遷移,沒提到沿用日治時期海軍醫院的歷史。




兩里界線,大埕

岡山里壽天里界線的「大埕街」路名的來源。小時候這屋子原本是塊曬穀的大空地,經常曬稻米及農作物。大家都說是「大埕」,小時都和同學在這裡出出入入




高雄市永安區的「烏樹林鹽田」

  在二次大戰日治時期所開闢的鹽田,由臺灣製鹽總廠所設的六大鹽場之一,又稱「烏樹林鹽場」,其內包括了位於高雄市永安區的「烏樹林鹽田」皆為引港內海的海水曬鹽。 「烏樹林鹽場」,開闢於1908年 (民國前四年,日治時期),在烏樹林地區,專賣局在烏樹林鹽田開發後,在此設立了「烏樹林出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