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才發現到,心心食堂前這個小時候的「平和路」道路名稱牌,那時岡山的道路指示牌就是這樣,這大概是碩果僅存的一支。但因為黑色字脫落,不仔細看是看不到的,但也幸好看不到,因為方向已被轉九十度,不清楚的外地人會以為鐵路巷才是平和路。如果能保存恢復原狀起來就好了。
這裡整理了 Lâu Thian-hù 的書寫,整理的資料,主要是岡山的議題,還有些舊文章因為看到新資料而作的更新。有些資料是轉貼,不全是小弟個人的書寫,要引用最好先知會小弟以免出現問題
2025-09-08
2025-09-01
警悟禪寺與東海宜誠
【警悟禪寺】大事年表
1891 於今日岡山區平和路100號,當時的「三合成商行」閣樓,成立奉武聖關公之在家修行民間佛(齋)教「聖帝堂」
老照片-1931&1987壽天宮
圖說是民國廾,昭和六年的照片。
從這照片可知戰後初期的洗石子米色牆已改成赭紅色小磁磚。狛犬還維持當時的面對面一一型。這是當時的做醮兼福德祠落成的大典手冊。已由素白色日式的風格,轉化為偏紅的「台式廟宇美學」。
2025-07-29
報導-逐鹿鎮民代表,岡山大有人在
【逐鹿鎮民代表,岡山大有人在】1955年3月19日
當時人口超過2000的8個里可選二席代表。人口最多的里是維仁里2887人,然後依序是嘉興、後紅、岡山、前峯、仁愛、協和、平安。其餘22里各選一席。岡山里現仍維持是岡山人口第四多的里,到現在最多的竹圍里當時竟只有576人。這8里大部份後來有分出新的里,像前峯分出壽峯,後紅分出碧紅,所以人口就少了。
大同巷百年咾咕石牆
岡山地區大概從日治時期開始利用大小崗山的咾咕石做建材及鋪路,我家整修時一樓的地板就有咾咕石,也在開元街污水工程挖路時也看見作鋪路石。
屋主說這石牆有百年的悠久歷史。個人認為,日治初期在消滅大小崗山的土匪之後,約在日治中期開始毁壞易於躲藏居住的石炭岩洞,以台車載到大岡山區利用。太平洋戰爭時大小崗山成為軍事基地,又挖掘無數坑洞,讓士兵易於躲藏(以前躲土匪後來躲士兵XD),將咾咕石運到岡山地區作建材。當時的樂群、勵志眷村將官宿舍都以這些石材築牆,別有風味。可惜已經幾乎消失了。
這石材與石牆,與大岡山地區的建築史、戰爭史、交通史有關係,可惜一直未被研究。
1939岡山神社結婚老照片
黑派岡山大將余耀波, 1939岡山神社結婚照
1934年總督府提出「一街庄一社」的廣建神社政策,以求達到民眾以神社為社會教化及信仰中心的目標。除了鼓勵公家機關和教育單位參拜及民眾「勤勞奉仕」(勞動服務)以外,亦鼓勵在神社舉行「神前結婚」,藉以達成敬神尊皇的效應。1938年3月起一年內,台灣人神前結數達516對。
正言廣播台老照片
正聲高雄電台原名「正言廣播台」,係於1954年(民43)五月由兩位海軍退伍軍官所集資創辦,台址原設於高雄縣岡山鎮,1955年五月由正聲公司接辦經營迄今。
接辦之初,係租用民房辦公。至1965年五月,始在岡山正言街自建台址,照片為正言街的正聲廣播電台老照片,這建築最近好像已賣掉改建中。
報導-岡山郡廳舍落成式 育雛競技褒賞授興
【岡山郡廳舍落成式 育雛競技褒賞授興】《臺灣日日新報》1935年9月27日
岡山郡廳舍落成式報導,岡山郡役所是1935年完工啟用。1935年是岡山相當熱鬧的一年,岡山神社也在九月上棟式,十二月落成。那一年的岡山人,一定覺得世界美好,對未來充滿希望!!
老照片-維仁路楊劉香家屋
感謝石丁玉鎮長提供資訊。高雄縣議會第一屆議員楊劉香家屋,還好我爸有留下這屋子的影像。現在維仁路與壽華路的交叉口的稍微北一點的地方,現在是58義大利麵店的地方,原本有這建築現已拆除,很有味道的日式老建築,後方紅色廣告看板是以前的<我家牛排>。
2025-07-22
老照片-岡山文化中心
這應該是1980年代後期岡山義消的幹部合影。大樓上面還有立<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標語。鷹架是因為當時文化中心的磁磚由於一開始沒貼好,一直掉而搭鷹架要重貼。這尊孫文像已不見了,但好像現在兆湘國小那尊喔...
老照片-岡山集美寫真館
第一張是之前發表過的1932年岡山大淹水的其他照片,是由舊火車站前向北拍攝的景象。前幾天有人問說小弟怎連<集美寫真館>在那裡都知道,原來是看這張照片而得知。左邊是去年1931才蓋好的岡山公會堂,集美就在她的對面。集美寫真館的後代還住在這裡喔。
2025-07-11
高雄市永安區的「烏樹林鹽田」
在二次大戰日治時期所開闢的鹽田,由臺灣製鹽總廠所設的六大鹽場之一,又稱「烏樹林鹽場」,其內包括了位於高雄市永安區的「烏樹林鹽田」皆為引港內海的海水曬鹽。
日僧東海宜誠與高雄
即岡山警悟禪寺的東海法師
東海宜誠(1892〜1989)係日本愛知縣葉栗郡人,俗名土井喜一,6歲出家為日本臨濟宗妙心寺派僧侶,號海巖。1915年渡海來台佈教並學習台語,1923年獲官方核准籌建高雄市鼓山龍泉寺(前身為湧泉寺),1926年龍泉寺落成,東海宜誠任住持,後又兼任鼓山元亨寺、台南大仙寺及屏東東山禪寺等住持。他精通台語,與高雄各階層人士廣結善緣,1927年主導成立佛教慈濟團並擔任委員長,向富商林迦、胡知頭、蔡真、黃慶雲、蔡生等人勸募,1929年於鹽埕町成立佛教慈愛院(位於建國四路與壽星街口),禮聘名醫對於貧病民眾免費診治施藥。日治時期東海宜誠於南台灣佛教界頗具影響力,戰後引揚歸鄉仍常來台交流。早年東海宜誠來台與老友林迦(左,1888〜1972,曾任高砂信用組合理事、中洲漁業者購買生產組合理事,經營林迦物產株式會社等,戰後出任高雄市首屆鹽埕區長)及王玉雲(右,1925〜2009,曾任高雄市議會議長、高雄市市長)敘舊,相談甚歡。
註:照片購自跳蚤市場,攝影者:蔡景軾(曾任高雄市議會主任秘書、高雄市政府參事)。
2025-06-25
路竹鄉大社國民小學創校百週年特刊
這是本做得不錯的專刊,有不少日治時期珍貴相片,台南宮古座的相片就很珍貴。2001年能編成這樣是很利害。
2025-06-24
老照片-岡山第一國民學校(1946-1947)
日治1941年3月修訂「臺灣教育令」,,將小、公學校一律改稱「國民學校」。岡山公學校改名「岡山西國民學校」。戰後1946年2月,岡山西國民學校改名「岡山第一國民學校」,1947年7月,又改名為「岡山國民學校」。
老照片-縣立岡山醫院
1952年吳瑞泰組織縣立岡山醫院董事會,籌組縣立岡山醫院,高雄縣縣長洪榮華指定留日醫學博士楊澄海(楊縛之弟)負責籌備,1952年5月23日成立高雄縣立岡山醫院,楊博士為首任院長,以岡山鎮壽天路12號原水利工程處暨區署辦公處舊址為院址。1980年6月,與岡山分局互換地點。
此照片為岡山醫院原本在現在岡山分局位置時期的照片。照片出處,<流麻溝十五號>
古董路牌
昨晚才發現到,心心食堂前這個小時候的「平和路」道路名稱牌,那時岡山的道路指示牌就是這樣,這大概是碩果僅存的一支。但因為黑色字脫落,不仔細看是看不到的,但也幸好看不到,因為方向已被轉九十度,不清楚的外地人會以為鐵路巷才是平和路。如果能保存恢復原狀起來就好了。

-
日治初期開始以現代史學方法整理大岡山地區歷史,就出現 「 竿蓁林與阿公店是同一地點的不同時期地名 」的論述,長期以來衍生出各種「文史典故」。本文整理史料脈絡後發現,兩者其實位於不同地點,「 竿蓁林塘 」 與 「 阿公店街 」的記載同時首度出現 於 1719 年的《鳳山縣志...
-
在台灣的非客家系統的義民廟(祠),有一部份是附設於地方大廟之中。 內門紫竹寺的義民祠即為一例。 詳細資料請看此網頁。 http://www.nmzizhusi.org.tw/?act=menuinfo&ml_id=20181106004 此義民廟是為紀念祭拜 張...
-
1891 於今日岡山區平和路100號,當時的「三合成商行」閣樓,成立奉武聖關公之在家修行民間佛(齋)教「聖帝堂」 1904 成立獨立鸞堂。 1925 日僧 東海宜誠 來臺弘揚佛法,於岡山216番地搭茅草屋供臺灣的日本本島人禮佛。 1930 於現址成立佛堂「警悟堂」設「堂主」。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