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十三行遺址期限只剩二十多天 搶救聯盟近日將發動持續抗爭】1989年8月初民眾日報
找到三十幾年前「搶救十三行遺址」的報紙了,當時我還穿著「反對刑法一百條」的衣服。
這裡整理了 Lâu Thian-hù 的書寫,整理的資料,主要是岡山的議題,還有些舊文章因為看到新資料而作的更新。有些資料是轉貼,不全是小弟個人的書寫,要引用最好先知會小弟以免出現問題
【籃籗會首次攤位抽簽】
籃籗會原本是民間自我管理運作的「廟會市集」,在1986年位置移至當時新建成的河華路後,轉由公部門岡山鎮公所管理,自此開始攤位抽籤。在今年(2020年)以前都是排隊抽籤,大概從今年後都會採電腦抽籤吧…。今年也是籃籗會第一次因疫情而停辦。
【岡山商工會】之前有貼日日新報1935年12月13日<岡山郡藝酌婦女給十日聯合運動會觀衆二萬人>的報導,主辦單位是岡山商工會,這棟建築在拆除前我有進去拍攝,下面圖檔是1996年的記錄,當時記為「商會公會堂」,有誤。此建築也是「第一樓」。
2020年7月12日與鴻裕老師在討論1937年前的原壽天宮,鴻裕老師竟從老照片中發現當時門口是有一對石獅的,但因為角度問題而未能看見全貌。而且,竟跟現在壽天宮門口的那對狛犬一樣,位置也是會換。原來,為壽天宮看門的聖獸移來移去,是傳統XD。有老岡山人知道這對石獅的下落嗎?
【新竹義民亭】2020年8月24日走訪。
一進門就看到曾做過新竹州與高雄州知事的「內海忠司」所送的一對石馬。廟埕的一對石燈籠標誌了日治時期立下的規模。內廳許多日治總督與新竹州知事的匾額,卻都把日治年號(昭和)漆到不明顯。後方的大花園保有日本神社內苑的風格還有不少櫻花樹。義塚碑立於日治大正,卻用金漆漆上「民國」(還好不是磨掉)。唉,很值得探討的心理形態。
【岡山戲院盛況不復見】 1992年10月7日聯合報。
統一戲院是1987年開業的。這位記者所訪得的日治後期岡山「白天實際活動人口」是【二萬多人】,其他史料則有一萬多人的說法。舊戲院在戰後是成為岡山戲院的「分院」,屬同一家戲院公司。
【劉伊仲】資料 鳳山縣文賢里人(今高雄湖內地區)此區有【劉家里】他應該是這聚落的人 1814 生員《二層行溪義渡碑記(嘉慶19年)》 1815 舉人【前阿社碑記】《重修路竹鄉志下冊》頁1055 1825-26勸捐總理【鳳山縣城東門】(道光5-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