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才發現到,心心食堂前這個小時候的「平和路」道路名稱牌,那時岡山的道路指示牌就是這樣,這大概是碩果僅存的一支。但因為黑色字脫落,不仔細看是看不到的,但也幸好看不到,因為方向已被轉九十度,不清楚的外地人會以為鐵路巷才是平和路。如果能保存恢復原狀起來就好了。
這裡整理了 Lâu Thian-hù 的書寫,整理的資料,主要是岡山的議題,還有些舊文章因為看到新資料而作的更新。有些資料是轉貼,不全是小弟個人的書寫,要引用最好先知會小弟以免出現問題
2025-09-08
2025-09-01
警悟禪寺與東海宜誠
【警悟禪寺】大事年表
1891 於今日岡山區平和路100號,當時的「三合成商行」閣樓,成立奉武聖關公之在家修行民間佛(齋)教「聖帝堂」
1904 成 立獨立鸞堂
1925 日僧東海宜誠來臺弘揚佛法,於岡山216番地搭茅草屋供臺灣的日本本島人禮佛。
1930 於現址成立佛堂「警悟堂」設「堂主」。東海宜誠駐錫警悟堂,成立臨濟宗布教所理事會。
1944 二次大戰美軍轟炸臺灣期間,部份大崗山蓮峰寺僧眾至警悟堂安住。
1946 理事會聘大崗山釋心盛。
1948增設三寶佛祖供人參拜,更名為「警悟寺」。
1954 登錄為高雄縣宗教寺登第一號。
1957 請准設靈骨塔。
1958 更名「警悟禪寺」,當時住持為「釋心一」,俗名楊添付,大華汽水老闆。
1966 成立「普賢托兒所」,佛教青年團。
1976 成立寺廟管理委員會。
1986 警悟禪寺新大門落成。
【東海宜誠(1892-1989)】
日僧東海宜誠,精通台語,是日治時期串連最多台灣佛寺的日本佛教臨濟宗開教使。
東海宜誠是日本臨濟宗妙心寺派,曾任日岐阜縣美濃郡,永昌寺的方丈和尚。1915(大正 4)年10月來臺。由於他精通臺語,因而與台灣佛寺、齋堂的人員,建立頗為密切的關係,也擔任過台灣佛教僧侶與齋友所組成的「南灜佛教會」顧問。
日治後期,整個「大崗山派」是被日僧東海宜誠結合派下僧人開吉所掌控,並成為南臺灣推展「皇道佛教」的集訓中心。而東海宜誠又在高屏地區廣建佛寺,以及吸納臺籍僧人為其門下,實行「以臺制臺」策略。所以,東海宜誠在日據後期成了南臺灣佛教的最大支配者。
東海宜誠於1925年到岡山設日人禮佛的佛壇。
老照片-1931&1987壽天宮
圖說是民國廾,昭和六年的照片。
從這照片可知戰後初期的洗石子米色牆已改成赭紅色小磁磚。狛犬還維持當時的面對面一一型。這是當時的做醮兼福德祠落成的大典手冊。已由素白色日式的風格,轉化為偏紅的「台式廟宇美學」。
訂閱:
文章 (Atom)
古董路牌
昨晚才發現到,心心食堂前這個小時候的「平和路」道路名稱牌,那時岡山的道路指示牌就是這樣,這大概是碩果僅存的一支。但因為黑色字脫落,不仔細看是看不到的,但也幸好看不到,因為方向已被轉九十度,不清楚的外地人會以為鐵路巷才是平和路。如果能保存恢復原狀起來就好了。

-
日治初期開始以現代史學方法整理大岡山地區歷史,就出現 「 竿蓁林與阿公店是同一地點的不同時期地名 」的論述,長期以來衍生出各種「文史典故」。本文整理史料脈絡後發現,兩者其實位於不同地點,「 竿蓁林塘 」 與 「 阿公店街 」的記載同時首度出現 於 1719 年的《鳳山縣志...
-
在台灣的非客家系統的義民廟(祠),有一部份是附設於地方大廟之中。 內門紫竹寺的義民祠即為一例。 詳細資料請看此網頁。 http://www.nmzizhusi.org.tw/?act=menuinfo&ml_id=20181106004 此義民廟是為紀念祭拜 張...
-
1891 於今日岡山區平和路100號,當時的「三合成商行」閣樓,成立奉武聖關公之在家修行民間佛(齋)教「聖帝堂」 1904 成立獨立鸞堂。 1925 日僧 東海宜誠 來臺弘揚佛法,於岡山216番地搭茅草屋供臺灣的日本本島人禮佛。 1930 於現址成立佛堂「警悟堂」設「堂主」。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