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2

中國語言調查與名詞的出現

 1910 瑞典學者高本漢(Bernhard Karlgren)至清國研究,1912年回歐洲。

1922 高本漢二度到中國。

 1928 趙元任於1927年開始研究吳語,次年出版《現代吳語的研究》,記錄吳語的33種方言。

 1929 中央研究院於廣州中山大學成立「歷史語言研究所」於1928年,1929年遷至北京,分歷史學、語言學、考古學三組,語言學組主任為趙元任。

 1930 羅常培於1926-1928年間先後在西北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任教,1930年出版《廈門音系》。

 1937年,李方桂研究閩語時,首次將閩語分為「閩北方言」和「閩南方言」兩支。

 1940趙元任(1892-1982)、羅常培(1899-1958)、李方桂(1902-1987)三位翻譯高本漢在1915-1926年間的相關研究編為《中國音韻學硏究》,在1936年完成,1940年出版。高本漢記錄24種方言,分別是:北京話、山西8種、甘肅9種、陝西3種、河南3種、南京方言(以上19種屬北方官話系統),還有代表吳方言的上海話、代表閩方言的福州話、代表粵方言的廣州話,以及漢語借字的日語、越南語讀音。另外,他還根據已發表的材料,收集了其他九種方言的發音。

 

1963 中國學者潘茂鼎等發表論文《福建漢語方言分區略說》,將閩語更細地拆分為五個區。「閩北方言」拆分為閩東語、閩北語;「閩南方言」拆分為莆仙語、閩中語和閩南語。

 

1981中國學者詹伯慧出版《现代汉语方言》,將中國漢語方言分為七區,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粵方言、閩方言七個大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報導-全省車禍最多的岡山

  【 全省車禍最多的岡山 】 中央日報 1956年5月30日 岡山一度是全臺車禍最多的地方,比臺北還多。 文章後面是照抄交通宣傳就不貼上來了... 是因為當時軍車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