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9

岡山歷史分期

我把岡山的歷史分期以中性名詞分成,史前時期、古代時期、現代時期

 史前時期:岡山平原的原住民為平埔族的西拉雅族,荷蘭人於1935年進入開墾後,大部份的平埔族群南遷。

古代時期:岡山地區最早開發的地區為鄭氏王國的軍屯,出現前鋒後協等地名,「阿公店街」於清領康熙後期出現,發展成為台南府城與鳳山縣城間的重要聚落。

現代時期:阿公店於日治1920年改名「岡山」,岡山於1930年代由於南進軍事需求,被打造成「日本本土以外最重要的軍事基地」,奠定後來成為大岡山政經中心的基礎。岡山的螺絲業自1960年代開始發展,有「螺絲窟」之稱的岡山區和路竹區目前約有600家業者,產值達上千億,是世界知名產業,也是本地區最重要的經濟命脈。

每次看到2000年版的岡山鎮志的分期,就覺得很可笑,不知道是那個詐騙集團寫的,真的是天才,國民黨統治時期是<璀璨期>,笑死...但很多寫報告的人都照抄,這就是儒家式詐術利害的地方...

草創期:明鄭及日據初期,人稱「竿蓁林」或「阿公店」。

成長期:1895年至1945年間,由於附近有大小崗山之地標,遂於1920年更名為岡山。此時期市況迅速發展,人口急速增加,奠下今日岡山區的規模。

璀璨期: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隨著政策與地方自治的實施,以及民國38年湧進一波移民潮,為岡山帶來新的繁榮,加速現代化與擴張的腳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古董路牌

昨晚才發現到,心心食堂前這個小時候的「平和路」道路名稱牌,那時岡山的道路指示牌就是這樣,這大概是碩果僅存的一支。但因為黑色字脫落,不仔細看是看不到的,但也幸好看不到,因為方向已被轉九十度,不清楚的外地人會以為鐵路巷才是平和路。如果能保存恢復原狀起來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