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語一詞,應該算是國民黨這個「遷佔者政權」將以前在中國使用的名詞帶來台灣移殖使用。在戰後初期的《民報》,已可看到使用「閩南語」的現象了(1946.5.15),當時是與「台語」一詞和平共存。
到了21世紀的台灣人還要討論這個問題,都是因為國民黨的禁止使用<台語>規定要用<閩南語>的禁令而導致。
1967年10月27日《經濟日報》第六版的新聞報導,〈習稱「台灣話」就是「閩南語」有關單位.「通告改正」〉。新聞局規定不能再用「台語」一詞,政治介入的結果就是台灣人還必須討論這種無聊的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的解決,還是卡在台灣還沒完整獨立於世界。像新加坡不在乎的稱之為「福建話」,新加坡人完全不在乎,因為完全不會影響國家的獨立性。
這裡整理了 Lâu Thian-hù 的書寫,整理的資料,主要是岡山的議題,還有些舊文章因為看到新資料而作的更新。有些資料是轉貼,不全是小弟個人的書寫,要引用最好先知會小弟以免出現問題
2020-05-08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老照片-日治岡山的棒球運動
源自19世紀中葉美國的棒球運動19世紀後期傳入日本,日本治臺後傳入臺灣。日治岡山的棒球運動也很興盛,有岡山郡聯賽,場地在當時岡山神社前苑的運動場,也就是現在岡山公園的南半邊。這張刊於岡山國小百周年校刊的照片不知何時拍攝,但發現後方有社鳥居。依方位來看,應是原本位於現在岡山圖書館前...
-
籃籗會 Nâ-á-khah-hoè 名稱的由來 籃籗會,台語唸作 Nâ-á-khah-hoè ,標準的漢字應寫成「籃仔籗會」。 籃,是指籃子,是「有提梁的盛物器,用籐或竹編而成」; 籗,《爾雅》釋器「籗謂之罩」,《詩經》「編細竹以為罩捕魚也」,是「籱的省字...
-
清領時期,岡山作為台南與高雄之間的中途站與大聚落,就以旅宿業聞名。日治初期就有旅館與料理屋的成立, 1930 年代到終戰,是岡山旅館業大爆發時期。戰後直到 1980 年代,仍有相當多的旅館。但在 1980 年代後,由於道路建設與交通工具速度的進步,岡山街的旅館業迅速沒落...
-
1907. 10.5 出生於東港。 1930 女兒劉秀嬌出生。 1931 到岡山發展,於中街平和路開店,店名為【壽光社鏡店】 1937 妻劉林罕【岡山國語講習所】第三期結業。 1939 兄劉存魁生劉次男劉國明,1941年過繼給劉再成。 1944 10月12日岡山空襲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