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8

閩南語一詞在台灣的出現

閩南語一詞,應該算是國民黨這個「遷佔者政權」將以前在中國使用的名詞帶來台灣移殖使用。在戰後初期的《民報》,已可看到使用「閩南語」的現象了(1946.5.15),當時是與「台語」一詞和平共存。

到了21世紀的台灣人還要討論這個問題,都是因為國民黨的禁止使用<台語>規定要用<閩南語>的禁令而導致。

1967年10月27日《經濟日報》第六版的新聞報導,〈習稱「台灣話」就是「閩南語」有關單位.「通告改正」〉。新聞局規定不能再用「台語」一詞,政治介入的結果就是台灣人還必須討論這種無聊的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的解決,還是卡在台灣還沒完整獨立於世界。像新加坡不在乎的稱之為「福建話」,新加坡人完全不在乎,因為完全不會影響國家的獨立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還存在超過百年的舊台車鐵軌!

這舊軌道是日治時期阿公店鹽館台車站(平安市場西側至仁安街之間)至永安烏樹林鹽場之舊台車鐵軌。位於現在壽天路36號牛排店後方巷子。這台車線應該在1908年烏樹林會社成立時即已鋪設,但在1918年新設烏樹林至路竹火車站的台車線(今路竹順安路)後,就停用了。還保留至今,相當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