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史博的典藏竟然有1947年初的【岡山區慈善救濟遊藝大會入場票】。
這活動是岡山二二八事件前最大的盛事。民報有報導。記得有資料說是當時擔任岡山國小校長,劉光雄父親劉添喜發起的。當時的岡山菁英幾全出動演中國京戲為貧民募款。 戴良慶(後來高雄縣長)、楊陀(許水德丈人)、高昌黃東洋史樹等醫師、吳瑞泰(首富省議員)。資料顯示當時共樂館已改名岡山戲院。紅色小印章是區長洪石笋的。
這裡整理了 Lâu Thian-hù 的書寫,整理的資料,主要是岡山的議題,還有些舊文章因為看到新資料而作的更新。有些資料是轉貼,不全是小弟個人的書寫,要引用最好先知會小弟以免出現問題
高史博的典藏竟然有1947年初的【岡山區慈善救濟遊藝大會入場票】。
這活動是岡山二二八事件前最大的盛事。民報有報導。記得有資料說是當時擔任岡山國小校長,劉光雄父親劉添喜發起的。當時的岡山菁英幾全出動演中國京戲為貧民募款。 戴良慶(後來高雄縣長)、楊陀(許水德丈人)、高昌黃東洋史樹等醫師、吳瑞泰(首富省議員)。資料顯示當時共樂館已改名岡山戲院。紅色小印章是區長洪石笋的。
出身東港的祖父劉再成(1908-1977)於1958年贈予東隆宮的匾額。當時是他最風光的時候,岡山鎮民代表會主席兼台灣省影劇公會副會長,高雄縣影戲公會理事長。在異鄉有了成就,回饋鄉里。 他作為一位遺腹子,自小四處流浪打工的建築工匠與畫匠,能打拼出如此地位,可說是當時相當激勵人心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