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來延平郡王祠,看到鄭成功部隊有「火攻營」,相信岡山仁壽里的小地名hóe-kong地名源頭被我找到了!大家都以發音來以為這地名的漢字寫成「火光」,不知道其實這是鄭氏部隊的「火攻營」屯田。我父親認為,依台語習慣,hóe-kong的漢字應該是「火公」,而非「火光」。台語的「火光」應唸作「hóe-kng」,(台文中文辭典也是如此注音)。而這地名據說是鄭成功部隊的伙房,整天在煮飯故至夜晚仍燈火通明。看到鄭氏部隊有「火攻營」,終於解惑。
這裡整理了 Lâu Thian-hù 的書寫,整理的資料,主要是岡山的議題,還有些舊文章因為看到新資料而作的更新。有些資料是轉貼,不全是小弟個人的書寫,要引用最好先知會小弟以免出現問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轉貼 灣生後代來台尋根 感受人情溫暖「這裡才是故鄉」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5182370 2025/09/18 13:37 記者蘇福男/高雄報導 小川真壽美家族珍藏的當年日本戰敗被遣送返日的「臺灣省回國日僑證明書」。(記者蘇福男攝) 小川真壽美家族珍藏的當年...
-
日治初期開始以現代史學方法整理大岡山地區歷史,就出現 「 竿蓁林與阿公店是同一地點的不同時期地名 」的論述,長期以來衍生出各種「文史典故」。本文整理史料脈絡後發現,兩者其實位於不同地點,「 竿蓁林塘 」 與 「 阿公店街 」的記載同時首度出現 於 1719 年的《鳳山縣志...
-
1891 於今日岡山區平和路100號,當時的「三合成商行」閣樓,成立奉武聖關公之在家修行民間佛(齋)教「聖帝堂」 1904 成立獨立鸞堂。 1925 日僧 東海宜誠 來臺弘揚佛法,於岡山216番地搭茅草屋供臺灣的日本本島人禮佛。 1930 於現址成立佛堂「警悟堂」設「堂主」。 東...
-
岡山建仁醫院,日治時期三間<三層樓仔>之一(另二間是太原醫院與建安醫院)。由高昌醫師開立醫院。醫院老相片由我國中老師高俊民(高昌醫師之子)提供。日文說醫院是很明顯的「西洋式建築」,應該是「現代主義」建築的意思,線條真的很單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