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整理了 Lâu Thian-hù 的書寫,整理的資料,主要是岡山的議題,還有些舊文章因為看到新資料而作的更新。有些資料是轉貼,不全是小弟個人的書寫,要引用最好先知會小弟以免出現問題
2019-07-30
1895年9月底大岡山地區的軍事布署
喜樹庄、白沙崙庄:游擊李英率鎮海軍、永字防軍、道標衛隊約五營
彌陀港一帶:劉光明率福字軍四營及義勇一營
打狗各砲臺:知州劉成良(劉永福義子)率福字軍四營及水勇砲勇若干。
黃秀政《臺灣割讓與乙未抗日運動》頁236-237
相關資訊 乙未戰爭
清國於1895年4月17日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予日本
5月8日條約生效
5月25日唐景崧爲臺灣民主國總統。
5月29日,負責接收臺灣的日軍部隊從現今新北市貢寮區的澳底登陸
6月2日,清廷割臺特使李經芳在臺灣基隆外海的日本軍艦上,正式與日本海軍大將樺山資紀辦理交割事宜。
6月3日,唐景崧棄職逃亡至廈門。
6月11日, 日軍順利進入台北城。
6月17日,首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宣布在臺灣「始政」
10月11日,臺灣遠征軍第二師團從屏東枋寮登陸往東港行進,上午九時至茄苳腳發生交戰,至12日凌晨3時, 戰役結束。
10月12日,佔領東港
10月14日,攻陷鳳山城(今高雄市左營舊城)
10月18日,近衛師團、第二師團與混成第四旅團皆抵達台南城近郊,形成三方包抄形勢
10月20日,劉永福棄台南城軍民內渡中國廈門,
10月21日,日軍順利進入台南城,臺灣民主國滅亡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日治初期開始以現代史學方法整理大岡山地區歷史,就出現 「 竿蓁林與阿公店是同一地點的不同時期地名 」的論述,長期以來衍生出各種「文史典故」。本文整理史料脈絡後發現,兩者其實位於不同地點,「 竿蓁林塘 」 與 「 阿公店街 」的記載同時首度出現 於 1719 年的《鳳山縣志...
-
籃籗會 Nâ-á-khah-hoè 名稱的由來 籃籗會,台語唸作 Nâ-á-khah-hoè ,標準的漢字應寫成「籃仔籗會」。 籃,是指籃子,是「有提梁的盛物器,用籐或竹編而成」; 籗,《爾雅》釋器「籗謂之罩」,《詩經》「編細竹以為罩捕魚也」,是「籱的省字...
-
在台灣的非客家系統的義民廟(祠),有一部份是附設於地方大廟之中。 內門紫竹寺的義民祠即為一例。 詳細資料請看此網頁。 http://www.nmzizhusi.org.tw/?act=menuinfo&ml_id=20181106004 此義民廟是為紀念祭拜 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