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的岡山,沒有設中學,但在公學校已有高等科,後來又成立女子學校,可算是岡山區中學的前身。
戰後才有真正的獨立的中學。岡山高中,原名「省立高雄第三中學」1947年9月1日,改為「台灣省立岡山中學」,當時屬完全中學,包含初中部與高中部。
1946-02-15民報,岡山兩中學已確定設立
這段新聞報導時,尚未要設岡山中學。其中的<岡山農業實踐女學>,就是這篇文章,岡山第一間<女子>學校,所指的女子學校。
19460824民報,高雄第三中學將設在岡山
那時的<區署招待所>應是在岡山區署裡面,就是現在岡山秀傳醫院的原址。
19461005民報,高雄第三中學,校舍即將落成
<岡山區縣立中學>應是指日治時期的小學校吧,<空軍人員養成所>?是指下面地圖上左邊的那排建築嗎?
19461020民報,高雄第三中學準備設立就緒
19461029民報,高雄第三中學,請增名額
19461117民報,高雄三中,創學典禮
註:新聞所言的<林景之一中校長>,應為<林景元一中校長>之誤。
創學典禮後所拍的就是這張了
這背景是日本時期的<公會堂>,國民黨來台後都改名為搞個人崇拜的<中山堂>。
這裡整理了 Lâu Thian-hù 的書寫,整理的資料,主要是岡山的議題,還有些舊文章因為看到新資料而作的更新。有些資料是轉貼,不全是小弟個人的書寫,要引用最好先知會小弟以免出現問題
2019-07-30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日治初期開始以現代史學方法整理大岡山地區歷史,就出現 「 竿蓁林與阿公店是同一地點的不同時期地名 」的論述,長期以來衍生出各種「文史典故」。本文整理史料脈絡後發現,兩者其實位於不同地點,「 竿蓁林塘 」 與 「 阿公店街 」的記載同時首度出現 於 1719 年的《鳳山縣志...
-
籃籗會 Nâ-á-khah-hoè 名稱的由來 籃籗會,台語唸作 Nâ-á-khah-hoè ,標準的漢字應寫成「籃仔籗會」。 籃,是指籃子,是「有提梁的盛物器,用籐或竹編而成」; 籗,《爾雅》釋器「籗謂之罩」,《詩經》「編細竹以為罩捕魚也」,是「籱的省字...
-
在台灣的非客家系統的義民廟(祠),有一部份是附設於地方大廟之中。 內門紫竹寺的義民祠即為一例。 詳細資料請看此網頁。 http://www.nmzizhusi.org.tw/?act=menuinfo&ml_id=20181106004 此義民廟是為紀念祭拜 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