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7

鋒峯峰,鄭氏清國前鋒,日治民國前峯,1980年後前峰

 現在我們岡山有個漢字寫作「前峰」的地名。但平平一個字,不同的時代卻有不同的寫法,總共變了三次。
 因為她一開始是鄭成功家族的軍隊屯田,用部隊的名字命名,故寫成前
 清領時期沒有變化,仍寫金字旁的,前
 
乾隆台灣輿圖
鳳山縣採訪冊 1895
日本來臺後,此地名變成了上面一座山的前


 國民黨來台後,仍維持日本更改的寫法。
 

剛拆掉的大門口校舍的校名仍寫前峯國小。


為何後來改成峰呢?原來是電腦時代剛開始使用的漢字是以BIG-5編碼,但BIG-5只有收錄「峰」,並沒有「峯」,「峯」並不屬於傳統的正體中文內碼。詳細原因請參見此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古董路牌

昨晚才發現到,心心食堂前這個小時候的「平和路」道路名稱牌,那時岡山的道路指示牌就是這樣,這大概是碩果僅存的一支。但因為黑色字脫落,不仔細看是看不到的,但也幸好看不到,因為方向已被轉九十度,不清楚的外地人會以為鐵路巷才是平和路。如果能保存恢復原狀起來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