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整理了 Lâu Thian-hù 的書寫,整理的資料,主要是岡山的議題,還有些舊文章因為看到新資料而作的更新。有些資料是轉貼,不全是小弟個人的書寫,要引用最好先知會小弟以免出現問題
2019-08-22
正言*正聲電台*岡山第一與唯一的廣播電台
http://broadcasting.hakka.gov.tw/files/622-1000-50.php
正聲高雄電台原名「正言廣播台」,係於民國四十三年五月由兩位海軍退伍軍官所集資創辦,台址原設於高雄縣岡山鎮,民國四十四年五月由本公司接辦經營,迄今已五十餘年。
接辦之初,係租用民房辦公。至五十四年五月,始在岡山正言街自建台址。
民國六十二年二月總公司並將原名之「正言台」更改名為「正聲廣播公司高雄廣播電台」。另當時為配合政府加強反制匪波成效於五十七年四月於旗山鎮中寮里,增設旗山轉播台。
高雄台頻率一00八千赫,前在岡山時,因與高雄市、縣府所在地距較遠,與兩地之發展,不易配合,為能對聽眾提更佳服務,並配合高雄市改制之前景,乃於民國六十六年,購買澄清湖畔台址土地,動工興建,六十八年十月正式落成啟用。遷址之後,因與各界接觸頻繁,本台之知名度及營業環境,均獲顯著改善。
大發台由原「旗山轉播台」遷建大寮鄉上寮村而更名。「旗山轉播台」,係於民國五十七年設於高雄縣旗山鎮中寮里之山巔,頻率一三七七千赫,早年係以轉播主台節目及反制匪波為主,惟至八十六年九月起,為增益公司營收,公司決策開放轉播台廣告包租,開始播出第二套節目。因地形為山波形,發射效果欠佳,且干擾當地電話,造成民怨,經於八十八年十一月在大寮地區建台開播,改頻一三九五千赫,並於九十年九月更名為「大發台」迄今。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日治初期開始以現代史學方法整理大岡山地區歷史,就出現 「 竿蓁林與阿公店是同一地點的不同時期地名 」的論述,長期以來衍生出各種「文史典故」。本文整理史料脈絡後發現,兩者其實位於不同地點,「 竿蓁林塘 」 與 「 阿公店街 」的記載同時首度出現 於 1719 年的《鳳山縣志...
-
籃籗會 Nâ-á-khah-hoè 名稱的由來 籃籗會,台語唸作 Nâ-á-khah-hoè ,標準的漢字應寫成「籃仔籗會」。 籃,是指籃子,是「有提梁的盛物器,用籐或竹編而成」; 籗,《爾雅》釋器「籗謂之罩」,《詩經》「編細竹以為罩捕魚也」,是「籱的省字...
-
在台灣的非客家系統的義民廟(祠),有一部份是附設於地方大廟之中。 內門紫竹寺的義民祠即為一例。 詳細資料請看此網頁。 http://www.nmzizhusi.org.tw/?act=menuinfo&ml_id=20181106004 此義民廟是為紀念祭拜 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