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9

日治初期阿公店街土地公廟作為警察署巡查宿舍


壽天宮後方,即北方之土地公廟,
在清治末期及日治初期都有記錄,但很模糊,
大概在1937拆壽天宮整治阿公店溪時順便也拆了,
原址聽說在現在的壽天路台電西北方。
 下面有個小記載,在明治31年(1898)六月九日的公文
 <有關調查寺廟用作兵營等更正事宜致鳳山縣之照會案>
 (溫國良編譯。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宗教史料彙編。南投市:省文獻會,1999)
 當時的<仁壽上里阿公店街>的<土地廟>,被利用來作<警察署巡查宿舍>。
   當時正逢阿公店大虐殺前,台灣在日治初期還一片混亂,較沒人的土地廟被利用作軍警用途。

 和中國國民黨軍剛到台灣時一樣,
 當時岡山國小也有大部份被軍隊利用,當時一片混亂。
  希望這個已重覆二次的台灣岡山歷史,不再重演。

p.s. 後來發現日治初期政府將小廟作為軍隊利用是常有的事。相關資料參見,

岡山籃籗會三神明的信仰發展探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路竹前阿社的仙堂(僊堂)

路竹前阿社的仙堂 ( 僊堂 ) 大岡山地區有台灣最早的扶鸞記錄,地點在今日路竹的 「 前阿社 」 [1] 的 「 仙堂 」 ,原址在今日的龍發堂附近,後來改為 「 文昌祠 」 及 「 鳳崗書院 」 。鄭治時期由何斌興建, [2] 清治康熙年間:何侃修建 [3] ,嘉慶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