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2-清康熙51年,壽天宮志記載:「本宮自台南大天后宮分靈至阿公店街」,應是只請媽祖分靈至阿公店立神像,尚未建壽天宮。[1]
1718-「阿公店街」地名首度出現[2](《鳳山縣志》成書於1718年)。[3]
1769-台灣總督府民政局於1898年第一次調查各縣、廳社寺、廟宇,資料指出,壽天宮建立年度為乾隆34年,1769年。[4]
1776-「築岸序」石碑立碑於阿公店街。石碑顯示,乾隆41年,阿公店街店家及團結治水成功;捐銀商號有「四來號」等20家。[5]
1798-《鳳山縣采訪冊》記載「嘉慶三年,黃協記、吳隆興募建」募款興建壽天宮[6]。
1824-「道光四年,黃洽泉董修」壽天宮(《鳳山縣采訪冊》記載)[7]。
1838— 張貢於1838年農曆九月初在大崗山豎旗作亂,十月底被全部捕獲。事件後不久,壽天宮增加祭祀義民爺。阿公店街居民每逢農曆九月15日,辦理義民爺祭典,備三牲酒禮及演梨園數棚,以為普施。家家戶戶都大請客。
1894-阿公店街「福德祠」於此年由「黃應年」「監督修繕」。[8]
1929-昭和3年以前,每年辦理岡山義民爺祭典。[9]
1931-第一次新聞報導籃籗會。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於1931年10月28日報導,〈岡山義民祭及臨時市〉,岡山雖自1930年起廢止爺民爺的祭典,但這一年「街民多者依慣例。備三牲酒禮及演梨園數棚。以為普施」,民眾仍以類似普渡的模式,豐盛祭拜。[10]
1931-1934-進行阿公店溪截彎取直工程,整治仁壽橋至本洲橋之間的阿公店溪彎道。[11]
1935-岡山神社落成,照片顯示福德祠被拆除。
1935-《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報導,〈岡山土地祭前一日.臨時市場之盛況.此種老例得全島未有〉。[12]
1937-岡山街役場以整治水患,開闢市容的理由,拆除位於維仁路與平和路交叉口西側的壽天宮。
1945—戰後初期於維仁路及壽天路一帶辦理,後移至岡山公園。
1948-新壽天宮中殿落成,聖母媽祖安座。義民爺奉祠於壽天宮龍爿(站在廟內面對廟門的左側廂房)[13]。
1961-壽天宮後殿成,觀音菩薩等神聖安座。
1987-農曆8月13日,福德正神、義民爺等神聖正午安座於福德祠。
1980-1985—籃籗會因中山公園興建體育館,改在前峰圓環舉辦。
1983年,華視新聞影片介紹「籮仔筐會」。
1986年—籃籗會改於河華路辦理,開始交由公部門岡山鎮公所管理,開始在農曆9月15日的籃籗會由官方日辦理民俗才藝活動。高雄縣政府自此年開始,在第3次籃籗會舉辦時,同時舉辦各式文化節活動,是【余陳月瑛】縣長的重要政績。
2012—劉天賦於《高雄文獻》第2卷第1期發表〈臺語Nâ-á-khah-hōe(籃子籗會)名稱書寫及其市集性質之新論〉。2012年10月,岡山區公所自此次起,將原本的「籮筐會」活動名稱,依台語發音「Nâ-á-khah-hoè」正名為『籃籗會」。
2013—岡山公園改造,全區開放使用2013-06-15。[14]
2021—因為新冠疫情,籃籗會全年停辦。
2022—停辦2年,今年的9月8日恢復辦理籃籗會。
[1] 壽天宮編輯組,《岡山壽天宮宮誌》(高雄市岡山區:岡山壽天宮管理委員會,2011),頁31。
[2] 陳文達,《鳳山縣志》(南投市:台灣省文獻館,1993),頁27。
[3] 詹雅能〈《鳳山縣志》點校說明〉,《臺灣史料集成提要【增訂本】》(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2005),頁161-164頁。該書大約在康熙57年(1718年)年底、58年(1719)年初開始編纂,於康熙58年(1719年)六月完稿,隔年(1720年)刊行。
[4] 溫國良,〈台灣總督府第一次(一八九八年)調查鳳山縣之寺廟略述〉,《高市文獻》,第11卷第2期(高雄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1998年12月),頁18。
[6] 盧德嘉纂輯,《鳳山縣采訪冊(上)》(台北市:文建會,遠流,2007),頁214。
[7] 盧德嘉纂輯,《鳳山縣采訪冊(上)》(台北市:文建會,遠流,2007),頁214。
[8] 盧德嘉纂輯,《鳳山縣采訪冊(上)》(台北市:文建會,遠流,2007),頁232。
[9] 1935.10.15,〈義民爺祭〉《臺灣日日新報》,4版。「…昭和三年以前。每至此節。即盛舉祭典。後因工會員多數提唱。遂廢止祭典…。」
[10] 1931.10.28,〈岡山義民祭及臨時市〉,《臺灣日日新報》,4版。
[11] 杜正宇,〈岡山水道的發展與變遷〉,《臺灣風物》,第60卷第2期(板橋市:臺灣風物雜誌社,2010年6月),頁47。
[12] 1935.9.13,〈岡山土地祭前一日.臨時市場之盛況.此種老例得全島未有〉《臺灣日日新報》。
[13] 訪問壽天宮副主任委員蔡參。
[14] 再造岡山公園 全區開放使用,2013-06-15╱台灣時報╱第11版╱吳榮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