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4

李媽兜(1900-1953)與岡山工作委員會年表

1934 偷渡中國厦門,擔任西醫。[1]

1937 因中日進入戰爭狀態,厦門警察搜捕日本人,李媽兜離厦門,參加李友邦的台灣義勇隊。[2]

1946 一月,回台灣,張志忠介紹加入共產黨。[3]

1947 二二八時負責並參與台南市的二二八抗暴活動。[4]二二八事件後,台南市工作委員會由李媽兜、李武昌、鄭海樹負責。李媽兜進入台南山區發展組織,未成解散。[5]七月,李媽兜介紹李武昌入黨。[6]

 1948 五月,李媽兜與李武昌至香港參加「香港會議」。李媽兜回台後至1949年底,發展26個支部。大內支部最早,臺南市街頭支部最晚,台南市有6個最多。[7]夏季,林益三介紹張耀宗入黨。[8]五至七月,李武昌介紹蘇文安、林昆烈入黨。[9]七至八月間,蘇文安介紹李裁、李金城、吳榮泰、楊振南入組織。[10]九月,李武昌介紹張昆泰、李東鍊入黨。[11]12月,張昆泰介紹陳見、張駕入黨。[12]

 1949 八月,基隆市工作委員會、《光明報》被破獲,自此開始全台大搜捕。[13]

1950 二月,林益三介紹蔡水岸入黨。[14]四月,蘇文安介紹黃紹華入黨。[15]五月,麻頭支部被破。[16]五月,蔡福泉介紹馬昆泰入黨。[17]六月,黃文陸介紹王成家入黨。蔡福泉介紹蔣連芳入黨。[18]七月,大內、石仔瀨、鳴頭支部被破。[19]七至八月間,戴水德介紹許火樹入黨。[20]八月,玉井支部被破。[21]八月,林益三介紹朱新登入黨。朱新登教育陸金城。[22]八月底,李媽兜宿於李東鍊家中。[23]九月,許暢介紹林東福入黨;蔡福泉介紹梁鐘入結拜會。[24]十月,後堀基地被破。[25]十月,許開傳介紹周清連、簡開用、張文興入黨。[26]十月,蔡水岸介紹柳水木加入豬肉會。[27]十月19日,楊德全善化東勢寮支部被破。[28]12月,林益三介紹戴秋霖入黨。[29]12月,林東福介紹戴水德入黨。[30]

 1951 一月與三月,李媽兜居住於蘇文安家中。[31]二月,高雄煉油廠支部成立於張文興家中。[32]一月至四月,煉油廠支部以豬肉會名義,吸收林森田、戴金豆、方豆埔、許上明、許文治、蔡清山、鄭清標等人;許文治介紹周明鴻入黨。[33]二、三月間,蔡水岸介紹方壽鈺加入豬肉會。[34]二月,蔡水岸介紹林金助加入豬肉會。[35]三月,李東鍊介紹劉森田、李榮源入黨;戴秋霖介紹李文通、戴順皆入黨。[36]三月,李媽兜與煉油廠支部開會二天二夜。[37]四月,李媽兜訪蘇文安。[38]五月19日,破獲「橋仔頭匪諜案」。[39]五月20日,周清連邀王萬川加入未成。[40]六月,自首份子招供捕獲周清連等12人。[41]六月,蘇文安被捕。[42]八月22日,北門支部被破獲。[43]十月,李媽兜訪太星藥房李修,表示要離開,李修贊助5000元。[44]十月,許開傳自首。[45]十月30日,鄭登雲(蔡水岸系統)被捕。[46]

 1952 二月16日,李媽兜於安平港偷渡失敗被捕。二月16日至18日,捕李明珠等53人。[47]二月17日,李修被捕。[48]七月17日,李武昌被長期佈線的特務逮捕。[49]

1953 七月18日,李媽兜槍決。[50] 

 

 

李媽兜所建支部表

石仔瀨支部、內庄支部、頭社支部、鳴頭支部、玉井支部(楊德全)[51]

彌陀支部蘇文安、彌陀塩田支部張昆泰、橋頭支部李東鍊[52]

橋頭糖廠支部林益三,煉油廠支部許開傳

大內支部、二重溪支部、頭社村支部、麻豆支部、中營支部、山寮子支部、大埤寮支部、[53]

玉井糖廠支部、楠西支部、坑內支部、嘉?街頭支部、虎尾街永定厝支部、斗六街、曾文區六甲街桶頭支部、油礦支部許(即煉油廠許開傳)[54]



[1] 歐素瑛編輯,《戰後臺灣政治案件:李媽兜案史料彙編》(臺北市:文建會,2008),頁2

[2] 歐素瑛編輯,《戰後臺灣政治案件:李媽兜案史料彙編》,頁2

[3] 歐素瑛編輯,《戰後臺灣政治案件:李媽兜案史料彙編》,頁2

[4] 歐素瑛編輯,《戰後臺灣政治案件:李媽兜案史料彙編》,頁2

[5] 歐素瑛編輯,《戰後臺灣政治案件:李媽兜案史料彙編》,頁3

[6] 黃旭初主編,〈台灣省保安司令部判決(41)安潔字第二〇九〇號〉,202

[7] 歐素瑛編輯,《戰後臺灣政治案件:李媽兜案史料彙編》,頁3

[8] 黃旭初主編,〈台灣省保安司令部判決(41)安潔字第二〇九〇號〉,204

[9] 黃旭初主編,〈台灣省保安司令部判決(41)安潔字第二〇九〇號〉,202

[10] 黃旭初主編,〈台灣省保安司令部判決(41)安潔字第二〇九〇號〉,205

[11] 黃旭初主編,〈台灣省保安司令部判決(41)安潔字第二〇九〇號〉,202

[12] 黃旭初主編,〈台灣省保安司令部判決(41)安潔字第二〇九〇號〉,204

[13] 歐素瑛編輯,《戰後臺灣政治案件:李媽兜案史料彙編》,頁4

[14] 黃旭初主編,〈台灣省保安司令部判決(41)安潔字第二〇九〇號〉,205

[15] 黃旭初主編,〈台灣省保安司令部判決(41)安潔字第二〇九〇號〉,204

[16] 歐素瑛編輯,《戰後臺灣政治案件:李媽兜案史料彙編》,頁5

[17] 黃旭初主編,〈台灣省保安司令部判決(41)安潔字第二〇九〇號〉,204

[18] 黃旭初主編,〈台灣省保安司令部判決(41)安潔字第二〇九〇號〉,204

[19] 歐素瑛編輯,《戰後臺灣政治案件:李媽兜案史料彙編》,頁5

[20] 黃旭初主編,〈台灣省保安司令部判決(41)安潔字第二〇九〇號〉,205

[21] 歐素瑛編輯,《戰後臺灣政治案件:李媽兜案史料彙編》,頁5

[22] 黃旭初主編,〈台灣省保安司令部判決(41)安潔字第二〇九〇號〉,202

[23] 歐素瑛編輯,《戰後臺灣政治案件:李媽兜案史料彙編》,頁360

[24] 黃旭初主編,〈台灣省保安司令部判決(41)安潔字第二〇九〇號〉,206

[25] 歐素瑛編輯,《戰後臺灣政治案件:李媽兜案史料彙編》,頁5

[26] 歐素瑛編輯,《戰後臺灣政治案件:李媽兜案史料彙編》,頁228

[27] 黃旭初主編,〈台灣省保安司令部判決(41)安潔字第二二〇八號〉《禁錮的青春,我的夢:高雄市政治受難者的故事2》(高雄市:高市史博館,2014),頁128

[28] 歐素瑛編輯,《戰後臺灣政治案件:李媽兜案史料彙編》,頁20

[29] 黃旭初主編,〈台灣省保安司令部判決(41)安潔字第二〇九〇號〉,205

[30] 黃旭初主編,〈台灣省保安司令部判決(41)安潔字第二〇九〇號〉,205

[31] 歐素瑛編輯,《戰後臺灣政治案件:李媽兜案史料彙編》,頁175

[32] 黃旭初主編,《政治標記白色夢靨:高雄市政治受難者的故事3》,228

[33] 黃旭初主編,《政治標記白色夢靨:高雄市政治受難者的故事3》,228

[34] 黃旭初主編,〈台灣省保安司令部判決(41)安潔字第二二〇八號〉,頁128

[35] 黃旭初主編,〈台灣省保安司令部判決(41)安潔字第二二〇八號〉,頁128

[36] 黃旭初主編,〈台灣省保安司令部判決(41)安潔字第二〇九〇號〉《政治標記白色夢靨:高雄市政治受難者的故事3》(高雄市:高市史博館,2015),204-205

[37] 歐素瑛編輯,《戰後臺灣政治案件:李媽兜案史料彙編》,頁98

[38] 歐素瑛編輯,《戰後臺灣政治案件:李媽兜案史料彙編》,頁67

[39] 黃旭初主編,《政治標記白色夢靨:高雄市政治受難者的故事3》,231

[40] 黃旭初主編,《政治標記白色夢靨:高雄市政治受難者的故事3》,231

[41]黃旭初主編,《政治標記白色夢靨:高雄市政治受難者的故事3》,235

[42] 歐素瑛編輯,《戰後臺灣政治案件:李媽兜案史料彙編》,頁175

[43] 歐素瑛編輯,《戰後臺灣政治案件:李媽兜案史料彙編》,頁72

[44] 歐素瑛編輯,《戰後臺灣政治案件:李媽兜案史料彙編》,頁190

[45] 黃旭初主編,《政治標記白色夢靨:高雄市政治受難者的故事3》,231

[46] 黃旭初主編,《政治標記白色夢靨:高雄市政治受難者的故事2》,123

[47] 歐素瑛編輯,《戰後臺灣政治案件:李媽兜案史料彙編》,頁5

[48] 歐素瑛編輯,《戰後臺灣政治案件:李媽兜案史料彙編》,頁240

[49] 黃旭初主編,《禁錮的青春,我的夢:高雄市政治受難者的故事2》(高雄市:高市史博館,2014),130

[50] 歐素瑛編輯,《戰後臺灣政治案件:李媽兜案史料彙編》,頁6

[51] 歐素瑛編輯,《戰後臺灣政治案件:李媽兜案史料彙編》,頁90-91

[52] 歐素瑛編輯,《戰後臺灣政治案件:李媽兜案史料彙編》,頁128

[53] 歐素瑛編輯,《戰後臺灣政治案件:李媽兜案史料彙編》,頁200

[54] 歐素瑛編輯,《戰後臺灣政治案件:李媽兜案史料彙編》,頁201

「同仁」碑原是「岡山神社」碑?

岡山公園內的原中山公園同仁碑,有日治文物專家認為應是沿用日治時期的某石碑,且應該是標示並刻「岡山神社」的碑。到現場仔細看,石碑文字平面確有「刻磨兩次」的不同深淺的痕跡,且四方平面比一般石碑還要深。可惜現存岡山神社老照片,沒有石碑的影像。無法確切證明,不知是否有耆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