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0

華語注音符號是清末全面向日本學習時的產物

【華語注音符號是日本式的拼音模式,是清末維新時期的研發由民國公布,其出現與制定與當時留日風潮,清國全面向日本學習有極大關係】
1898年戊戌维新期间,清政府正式下令各省督抚选派学生赴日留学。地方上首先是湖广总督张之洞派遣官费留日学生二十多人赴日本学习陆军。接着北洋大臣、南洋大臣以及浙江求是书院等也纷纷派出留日学生。
1899年,中国留日学生100多人。1901年280余名,1902年500多人,1903年1300多人,1904年2400多人。1905年至1906年中国人留学日本达到高潮。猛增到8000多人。1907年以后出现下降趋势,1908—1909年5000多人。1911年辛亥革命后,许多关心祖国前途命运的留日学生,都争相回国,投入革命洪流,1912年留日学生1000多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同仁」碑原是「岡山神社」碑?

岡山公園內的原中山公園同仁碑,有日治文物專家認為應是沿用日治時期的某石碑,且應該是標示並刻「岡山神社」的碑。到現場仔細看,石碑文字平面確有「刻磨兩次」的不同深淺的痕跡,且四方平面比一般石碑還要深。可惜現存岡山神社老照片,沒有石碑的影像。無法確切證明,不知是否有耆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