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鄭水萍先生這篇的研究相當有力!!!
岡山羊肉節週日登場,深入研究岡山羊肉文化的南方文史工作者鄭水萍指出,岡山羊肉依料理方式可歸納為四種時期與型態,羊肉店的散佈則分為四大部分,建構出岡山羊肉產業在全國持續不墜的知名度。
鄭水萍說,岡山羊肉店主要散佈在四區,舊省道岡山路新舊市場內(大新羊肉、尚新羊肉、三奇羊肉)。中山公園(德昌、源坐)。中正堂(明德、源山)。新岡山站(大新羊肉、長城羊肉)。在公園西路外環道路沿線也有。
依其考據,由空間上,主要是從舊市場核心羊肉店,到岡山鐵道時代、省道時代的新市場核心,以及公園周邊副核心羊肉店。戰後,中正堂為軍人休閒、集會中心,又發展為一副核心羊肉店。他說,從世紀末到新世紀,新岡山站及外環道路代表汽車文化、新核心羊肉店來臨。
第一種岡山羊肉店型態:為「新」字號羊肉店,是日治時期最早型態。由後紅部落的余家班余壯創辦。余壯與林錦、林水來三人合夥創辦,原本沒有字號,僅為一小羊肉攤。在舊市場開基。以日式料理白片肉、米粉湯、中式大鍋煮為主。是溫體羊肉。土羊取自內門、田寮黑山羊。戰後取名大新,余壯生四子三女,傳子第二、三代,主要的余家班新字號,現在大半是第三代家族接班。新字號的羊肉店有:大新羊肉店、一新羊肉店、順新羊肉店、尚新羊肉店。
第二種岡山羊肉店型態:為德昌羊肉店羊肉桑與舊市羊肉蔡天慶。創業於岡山舊市場內,擺攤起家。形成以夥計、姻親為主為源流的許家班、「源」字號的羊肉店。德昌經九遷,下傳第二代其子許德文、及第二代夥計出師的「羊肉源」吳忠源,即源山、源坐羊肉店,與及成泰羊肉店陳啟賢。吳忠源又培養第三代夥計出師,形成羊肉寬在台南新營開業、羊肉欽等在台南、岡山開業。形成以觀光客為主大型賣場型態。第二代蔡清海指是以湯類、米粉起家,後來發展熱炒沙茶羊肉及其他熱炒。
第三種岡山羊肉店型態:為戰後近二十年(即1980年代)自行創業,或由羊肉商及其他飲食業轉型的。如岡山中正堂附近的忠仁羊肉店、明德羊肉、崑成羊肉店、陶芳羊肉店等。岡山路上市場口的兩家排骨飯、肉粽大王轉型的三奇羊肉店」。
第四種岡山羊肉店型態:戰後近十年(即1990年代)自行創業,近年新型態的羊肉店,引進涮涮羊肉、羊肉爐等作法型態。如,阿鴻羊肉活海產、長城羊肉店、岡山羊肉火鍋店等。另有許多轉型及兼業者。
鄭水萍說,第一種型態,最早以日式料理的清蒸、白肉片為主,中式中藥溫火慢燉而成,形成岡山羊肉店主要招牌印象。第二種型態,以中式熱炒為主,首先發展熱炒沙茶羊肉及其他熱炒類羊肉,德昌羊肉及舊市羊肉最富盛名。第三種型態,如明德羊肉,各自研究改進,引入滷羊肉、冷盤水晶羊肉凍等型態,源山則引入燒烤羊肉作法。第四種型態,以進口羊肉,涮羊肉、鐵板燒及火鍋爐為主。
這裡整理了 Lâu Thian-hù 的書寫,整理的資料,主要是岡山的議題,還有些舊文章因為看到新資料而作的更新。有些資料是轉貼,不全是小弟個人的書寫,要引用最好先知會小弟以免出現問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同仁」碑原是「岡山神社」碑?
岡山公園內的原中山公園同仁碑,有日治文物專家認為應是沿用日治時期的某石碑,且應該是標示並刻「岡山神社」的碑。到現場仔細看,石碑文字平面確有「刻磨兩次」的不同深淺的痕跡,且四方平面比一般石碑還要深。可惜現存岡山神社老照片,沒有石碑的影像。無法確切證明,不知是否有耆老知道。
-
籃籗會 Nâ-á-khah-hoè 名稱的由來 籃籗會,台語唸作 Nâ-á-khah-hoè ,標準的漢字應寫成「籃仔籗會」。 籃,是指籃子,是「有提梁的盛物器,用籐或竹編而成」; 籗,《爾雅》釋器「籗謂之罩」,《詩經》「編細竹以為罩捕魚也」,是「籱的省字...
-
清領時期,岡山作為台南與高雄之間的中途站與大聚落,就以旅宿業聞名。日治初期就有旅館與料理屋的成立, 1930 年代到終戰,是岡山旅館業大爆發時期。戰後直到 1980 年代,仍有相當多的旅館。但在 1980 年代後,由於道路建設與交通工具速度的進步,岡山街的旅館業迅速沒落...
-
1907. 10.5 出生於東港。 1930 女兒劉秀嬌出生。 1931 到岡山發展,於中街平和路開店,店名為【壽光社鏡店】 1937 妻劉林罕【岡山國語講習所】第三期結業。 1939 兄劉存魁生劉次男劉國明,1941年過繼給劉再成。 1944 10月12日岡山空襲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