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牛肉麵在2005年的「臺北牛肉麵節」舉辦並轟動後,「臺灣牛肉麵」成為台灣的在地美食之一,其起源之探討有多種說法,起源地點在岡山,是其中一個引發討論的議題。
此一說法,依個人考據,起源於曾經住過岡山的世界第一位華人飲食史學家,逯耀東(1932-2006)。此說出現於1999年。逯教授在當年的2月15日,在《中國時報》副刊發表〈再論牛肉麵〉一文,文章表示,「川味牛肉麵……最初可能出自岡山的空軍眷區。」此一論述一直受到討論。但由於逯教授為史學權威,挑戰此一論述的人不多,而逯教授已過世,也無從探詢了。
逯耀東父親為江蘇人逯建華(1900-1975),戰後曾在中國蘇州吳縣擔任縣長,1949年來台後曾在台北、嘉義等地擔任教職,後來在岡山中學教書及定居,故逯耀東教授也在岡山住了一陣子。
逯耀東認為,1949年逃難來台的大陸人,因為思念故鄉而在台灣製造各式大陸各省料理,以解鄉愁也增加收入。販賣各種大陸小吃的人主要是收入偏低的軍眷,眷區成為大陸各地方小吃的發源地。岡山是空軍眷村為主,當時中華民國空軍主要是由四川成都人組成,故岡山開始出產川味豆瓣醬,「最初的岡山豆瓣醬,以蠶豆瓣和辣椒製成,有幾分似郫縣的豆瓣醬。臺灣的川菜興起後,多用岡山豆瓣醬烹調。」
故他主張,台灣川味牛肉麵可能起源於岡山,盛行於台北後逐漸「臺灣化」、「在地化」,成為台灣特色的牛肉麵飲食文化。
台灣在清治時期由於政府教育民眾,牛是耕田的重要工具,要尊敬牛,不可吃牛,所以吃牛並不普遍。日治時期台灣仍是農業社會,雖然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即帶入西洋肉食文化開始吃牛肉,但在台灣仍不普遍。
國民政府來台後,來自中國各地的人帶來多元的飲食文化,美國軍隊提供的牛肉罐頭,在物資缺乏的那個時期是不可多得的食材,讓台灣人逐漸開始接受吃失肉的行為。
所以逯耀東說,「當年在臺灣吃牛肉並不普遍,但牛肉麵卻在此興起,並且流行,是個異數。牛肉麵在此興行,和過去半個世紀社會經濟的發展,文化的變遷與族群融合都有關係。」
個人認為,如果「牛肉麵」的定義是「用牛肉塊做的麵」,應該是戰後(尤其是1949年外省人大量逃來台灣後)所出現的一種全島式的現象,大家當時都在摸索如何料理這種新食材,主要販賣地區當然是台北市,隨著時間的過去,各種「牛肉麵」此起彼落,後來優勝劣敗,形成了台灣的牛肉麵飲食文化。
而,如果我們把這個議題限縮在台灣牛肉麵中的「川味牛肉麵」,是必需要用川味豆瓣醬做為食材料理的牛肉麵,那起源地最大的可能是在,當時有大量生產川味豆瓣醬的台灣岡山。
但是現在的岡山,已找不到那間最早的用川味豆瓣醬料理的牛肉麵店了。有人能提供線索或資料嗎?
逯耀東原文
逯耀東,〈再論牛肉麵〉,《中國時報》,1999.2.15,37版
當年在臺灣吃牛肉並不普遍,但牛肉麵卻在此興起,並且流行,是個異數。牛肉麵在此興行,和過去半個世紀社會經濟的發展,文化的變遷與族群融合都有關係。的確值得一論而再論。
......
當時臺北的川味牛肉麵,除了街邊巷內的牛肉麵攤外,設有門面的不多,祇有杭州南路的老張擔擔麵、上海路(現林森南路)唐矮子擔擔麵、松江路的小而大等。不過,川味牛肉麵雖在臺北流行,最初可能出自岡山的空軍眷區。三十八年大陸人民或流離,或隨軍倉惶來臺避難,驚魂甫定,舉目四顧而有山川之異,青春結伴還鄉之期漸渺。臺灣四季如春,雖無秋風,但仍興蓴鱸之思,想念故園的鄉俚風味,於是大陸各地的風味紛紛雜陳。大陸各地的小吃在臺灣出現,一來是為了療治鄉愁,二來是維持生計。尤其當時軍人待遇偏低,軍眷集居的眷區之外,多有各地不同風味的小吃出售,以此貼補家計,於是軍眷區成為地方風味小吃的發祥地。岡山空軍眷屬多來自成都,所以,岡山辣豆瓣醬在此出產。最初的岡山豆瓣醬,以蠶豆瓣和辣椒製成,有幾分似郫縣的豆瓣醬。臺灣的川菜興起後,多用岡山豆瓣醬烹調。不過,現的岡山豆瓣醬已在地化,偏甜已不堪治川味了。岡山既有豆瓣醬,且多四川同鄉聚集,就地取材,製成紅湯牛肉加麵的川味牛肉麵,也是很可能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