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荷蘭發動「聖誕節之役」,引進福建移民到岡山地區開墾。
1662~1683-鄭氏王朝入主臺灣南部,在荷蘭的開發基礎上,以軍事單位屯田的方式繼續開發南台灣,此時期岡山地區新的聚落有前鋒、後協、前鋒子等。
1769-台灣總督府民政局於1898年第一次調查各縣、廳社寺、廟宇,資料指出,壽天宮建立年度為乾隆34年,1769年。[7]
1776-「築岸序」石碑立碑於阿公店街。石碑顯示,乾隆41年,阿公店街店家及團結治水成功;捐銀商號有「四來號」等20家;監督築岸工程的四位「董事」,洪偶、王圖、楊檀、廖越,應是出身挖子、阿公店、後協、石螺潭的頭人。[8]
1789-林爽文事件平定後,北港地區並獲清政府御頒「旌義」金匾,六月,北港仕紳建立「旌義亭」,明訂義民罹難之日為年度祭辰,以資奉祀。
1799-此年於廟前(新廟前?)放置公斗,上面刻有「阿公店公斗」、「嘉慶四年」。
1935-岡山神社落成,照片顯示福德祠被拆除。
1937-岡山街役場以整治水患,開闢市容的理由,拆除位於維仁路與平和路交叉口西側的壽天宮。
1941-台南州知事於公會堂宣佈解散三郊組合,合併於台南商工會議所,並拍賣三郊產業,義民祠與溫陵媽廟被拍賣。
1961-壽天宮後殿成,觀音菩薩等神聖安座。
1987-農曆8月13日,福德正神、義民爺等神聖正午安座於福德祠。
[5] 詹雅能〈《鳳山縣志》點校說明〉,《臺灣史料集成提要【增訂本】》(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2005),頁161-164頁。該書大約在康熙57年(1718年)年底、58年(1719)年初開始編纂,於康熙58年(1719年)六月完稿,隔年(1720年)刊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